發表文章

20250305 進入迦南地

進入迦南地 當我們在求職的時候,會需要準備履歷表,上面呈現自己擁有的經驗、能力等,經過一關關面試、測驗,符合資格的人才能夠進入公司,成為公司的一份子。進入神的國的也是如此,在進入神國之前,我們需要裝備自己,符合神的標準,才能進入天國,得到永生。 那我們已經受洗歸入耶穌基督的選民,還需裝備什麼呢?在我們進入天國之前,神希望我們符合什麼標準?今天我們透過聖經中,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的歷史教訓一起來學習。 面對困難的信心 請大家翻開(民數記13章),這章經文中記載了以色列人經過了大而可怕的曠野,終於到了加低斯巴尼亞,神應許的迦南地就在眼前,但他們卻沒有信心過去。為什麼呢?十二個支派的首領進去看了那地,看見了那地的美好,是流奶與蜜之地,看見那地的果子飽滿豐盛,需要兩個人用槓抬著葡萄,也看見了那地的居民強壯、城牆堅固寬大、還有身材高大的亞納族人(偉人)。看見之後,十二個探子有不一樣的反應。 十個探子說: (民十三31~33)我們不能上去攻擊那民,因為他們比我們強壯。. 32  探子中有人論到所窺探之地,向 以色列 人報惡信,說: 我們所窺探經過之地是吞吃居民之地,我們在那裡所看見的人民都身量高大。 33 我們在那裡看見亞衲族人,就是偉人,他們是偉人的後裔。據我們看,自己就如蚱蜢一樣;據他們看,我們也是如此。 兩個探子說: (民十四7)我們所窺探經過之地是極美之地。 8 耶和華若喜悅我們,就必將我們領進那地,把地賜給我們,那地原是流奶與蜜之地。 9 但你們不可背叛耶和華,也不要怕那地的居民,因為他們是我們的食物,並且蔭庇他們的已經離開他們。有耶和華與我們同在,不要怕他們。 為什麼看見一樣的事物、經歷一樣的事情,卻有不一樣的反應? 十二個探子都在迦南地40天,都是各個支派的領袖,相信在屬靈的品格方面都是被人肯定的,也是具有影響力的人,但面對困難時的反應卻是不同。科學家研究指出,透過一個人面對困難或壓力的反應,可以看出我們的情緒韌性( 在面對壓力、挑戰或逆境時,能夠有效管理和適應自己的情緒反應的能力。 )和情緒智商,進而得知一個人的心理素質。所以有些企業在面試的時候,會刻意安排情境題,讓受試者接受壓力或困難挑戰,考驗內心的素質和面對問題的應對態度。 而這段事蹟很特別,在這裡民數記十三章第1節說到,耶和華曉諭摩西說: 2 「你打發人去窺探我所賜給以色列人的迦南地,他們每支派中要打發一個...

20240520八斗線上家庭祭壇

 傳道書第一章   12~18節 傳道者考察的態度:專心、尋求、查究 傳道者考察的結果: 人生是無能為力(彎曲的、缺少的不能改變) 人生所經歷的是極重的勞苦 人生所做的都是虛空、補風 傳道者得到的教訓: 不要因為世上的事阻擋追求神 離開了神,一切都屬虛空 在禱告中認識神的旨意

20240518安息日聚會-誰摸我的衣裳

 誰摸我的衣裳                                                                                                                                                        鍾世光 神學生 主題經文:(太九18~22)(可五25~34) @ (路五31) 無病的人用不著醫生,有病的人才用得著 @ (利十五25~26)患漏症的不潔淨(人和物也因此不潔淨) ☝聽見耶穌的人,不一定都會來找耶穌 ✌有困難的人,不一定願意面對自己的困難 👌來找耶穌的人,不一定願意摸耶穌 ✊得醫治的人,不一定願意作見證 (林後六2)因為他說:在悅納的時候,我應允了你;在拯救的日子,我搭救了你。看哪!現在正是悅納的時候;現在正是拯救的日子。

20240513八斗線上家庭祭壇

 傳道書 一 章 3-11節 👉問題討論: 1、請分享一件你喜歡做的事情(任何事情都可以呦)     喜歡吃義大利麵     小時候喜歡摺紙     喜歡聽詩歌和見證 2、承上題,請分享當你做完這件事情後,你的心情是什麼?你有什麼收獲呢?     吃義大利麵:很開心得到飽足感     聽詩歌和見證:      聽詩歌很放鬆,有平靜安穩的感覺,得到安慰。     聽見證有時候會很感動,增加對神的信心。 3、請舉例分享完成一件聖工後,你的心情與收穫。     完成一件聖工:擔任高中班的教員,上教會的歷史起源的課程,花了很多心力準備,在這個 過程中我更加確認這個教會是神同在的教會,上完課之後覺得很喜樂和滿足,很開心自己能夠和其他人分享教會的歷史起源,感謝主! 肉體的感官無法令人滿足,慾望無法填滿 8 萬事令人厭煩(或譯:萬物滿有困乏),人不能說盡。眼看,看不飽;耳聽,聽不足。       9   已有的事 後必再有 ;已行的事 後必再行 。日光 之下 並無 新 事。 10   豈有 一件事 人能指著說 這 是 新的 ?哪知,在我們以前 的世代 早已 有了 。 11   已過的世代 ,無人 記念 ;將來的世代 ,後來的人 也 不 記念 。 💥思考我們如何面對自己的生命